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点(2025年上辑)》的通知精神。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B5文理楼211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副院长孙爱真教授主持,“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聚焦“课程内容系统化建构”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教研室主任傅泰鹏首先领学文件精神,着重强调要从“课程内容系统化、学分学时规范化、教学对象全覆盖”三个维度推进教学改革。在创新教学模式研讨环节,朱威提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模块化微课程”建设方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胡梦分享了“AI+教育”智慧教学系统的建设思路,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智能优化与精准推送。

针对课程资源建设,傅泰鹏系统阐释了“三维”建设方案:一是搭建教研室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教学案例库、影像资料集等数字资源;二是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按“课程内容系统化、智慧化”要求开展集体备课;三是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与会教师深入研读文件要求,通过案例剖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相关专题的教学逻辑。
孙爱真在总结中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以“智慧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理论为基、数字赋能、AI增效”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切实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初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傅泰鹏
复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爱真
审定:马克思主义学院 冯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