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为新时代高质量育人聚势赋能——学校党委书记陶韶菁带队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2024/07/01      · 喜报:马克思主义学院董甜老师在全省高等院校国家安全教育 优质课例评选中获本科组三等奖    2025/04/18      · 《光明日报》刊发学校周园博士理论文章    2025/04/18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光明日报》刊发学校周园博士理论文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4月5日,《光明日报》刊发学校周园博士理论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荀子礼法思想管窥》。文章以荀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为基础,通过对“隆礼重法”的思想理念及礼法辩证融合与现代社会价值的论述,指出了礼法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章分析认为,荀子的礼法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礼法思想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系统性构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既坚守儒家的人文关怀,又兼具法家的现实主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首先,荀子礼法并重思想与我国当前倡导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相合。法律和道德作为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律以其强制性和权威性保障社会秩序,而道德则通过内在的约束力和感化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只有实现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才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次,荀子关于礼的调节功能对现代社会矛盾的化解具有积极意义。当今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社会矛盾频发。荀子认为,礼可以调节人们的欲望和利益分配,防止因争夺而引发的混乱。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社会矛盾时,应注重道德教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应批判地继承荀子礼法思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详细内容请链接光明日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荀子礼法思想管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5-04/05/nbs.D110000gmrb_07.htm)


 

   初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  园

复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爱真

终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冯金磊



  



上一条:喜报:马克思主义学院董甜老师在全省高等院校国家安全教育 优质课例评选中获本科组三等奖 下一条:“行走的思政课”系列:马院组织师生赴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辛亥百年主题实践教学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