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广州航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婕老师带领航海235班、236班共21名学生,走进黄埔军校旧址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深化 “红帆”品牌建设。

课堂设在复原的1926年政治部教室,王婕以当年恽代英授课场景切入,通过对比训练舰与远洋货轮的汽笛声,引导学生思考青年使命。教学过程中,她以“亲爱精诚” 校训为脉络,借助学员家书、战术课圆规等20余件文物,阐释黄埔精神与航海人“向海图强”的内在关联。

随后,黄埔军校讲解员带领学生参观旧址展厅,通过讲述泛黄照片背后的革命故事、展示珍贵历史文物,生动还原黄埔军校建校背景与峥嵘岁月。“这些陈列的勋章和书信,见证着革命先辈们为理想奋斗的足迹。” 讲解员的细致解说,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历史的厚重。航海235班张粲晟在观摩1925年《入伍生誓词》原件时感叹,泛黄纸页上的墨迹是最震撼的历史见证。

小组研讨环节,师生围绕南昌起义案例展开思辨。针对“信仰坐标校准人生航向”的命题,航海236班陈兆昕以船舶天文导航作比,提出回溯百年党史、锚定“为人民谋幸福”初心的观点。王婕总结强调,学生应传承黄埔精神,锤炼专业本领,践行使命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征程。

活动尾声,师生在军校码头重温入党誓词,珠江浪潮与货轮汽笛声交织成特殊背景音。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耕“行走的思政课” 品牌,创新思政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航海人才。
初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 婕
复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爱真
审定:马克思主义学院 冯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