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航海文化 >> 正文

航海文化教育在航运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01] 点击数:

目前我国航海历史文化教育和研究普遍缺乏,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一些航海强国,甚至落后于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西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即便在我国,一些以文史类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的航海文化教育和研究也走在海事院校前列。这种状况的形成,在于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海事院校对航海历史文化教育的认知及重视程度不足,把办学宗旨局限在建设航海类主干学科和专业上,忽略了航海历史文化教育所散发出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对主干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并且浪费了资源和条件优势,这不能不说是还是院校办学思路上的一种缺憾。因此,在海事院校中大力开展航海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海事院校应该担负起航海文化传承的重任

我国远古航海文明萌芽的产生可以追溯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在如此悠久的航海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航海文化。中华民族祖先在漫长曲折和充满风险的航海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不仅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对世界文明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对于这份用祖先的生命和智慧凝结而成的宝贵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下来并传播下去,作为航海教育基地的海事院校更是首当其冲。

1.为我国古代航海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赢得公正的评价

从世界航海史角度考察,从公元前3世纪起,直到15世纪中叶为止,中华民族的航海事业与航海技术,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对于中国人民杰出和辉煌的航海业绩与重大贡献,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世界舆论的正确评价,甚至在某些有关世界航海史的论著中或讲坛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悠久的航海历史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或抹杀了。例如,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就曾经说过,“中国人向来就不长于航海术,尤以蒙古土尔其血统之汉人为然”;德国人夏德以及美国人柔克义等也认为,在唐朝之前中国船从未到达波斯湾。在这种国外学术观点影响下,国内有些学者也认为“中国船只在近海中航行,因此,中国人在航行远海或大洋时,就要乘外国船”。这样不公正的评价,固然是一些国外学者的无知和偏见造成的,但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责任。长期以来,蕴含于我国史籍当中的丰富的航海文化一直没有得到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更谈不上继承和传播。值得欣喜的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交通运输部的倡导和主持下,在交通学界、历史学界、海交史学界、中外关系史学界以及造船界、旅游界、新闻出版界的大力助推下,航海历史和文化的整理和研究有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一股传承与弘扬中华航海文明的洪流。海事院校理应赶上这个潮头,热诚投入,发挥优势,为全面、系统地向世人展示中华航海在历史长河的曲折沿革中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做出自己的贡献。

2.把我国悠久的航海文明发扬光大

正确认识我国的航海文化,继承优秀的航海精神和航海传统,只是我们应该做到的第一步。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之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是航海文化建设的现实使命,也是海事院校航海文化教育的紧迫任务。

纵览世界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积极探索和开拓进取一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动力,而这正是航海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中华祖先在海洋上劈波斩浪、不畏艰险的航海壮举,永远是凝聚、激励、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1世纪的航海,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所以,航海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新形势,既要传承航海的优良传统,更要根据不同的航海特色,不断创新,向前拓展。

现代航海是当今世界各国家综合国力的直观体现,是先进科技的集中展现,是拉动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有力杠杆,决定着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未来。因此,当今航海文化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担当的新使命,应当站在世界发展战略高度,塑造航海文化的新理念。

我国内容丰富且内涵深厚的航海历史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极具价值的现实意义,比如 “勇于开拓,和平友好”的郑和精神、“拯危救难,安全航海”的妈祖精神、“一往无前,舍身传法”的鉴真精神等等,这些宝贵财富都值得去进一步发扬光大。而对于航海历史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共存的部分,应该以科学的眼光予以区别和剔除,撷取积极向上的元素,注入时代新内涵,使之产生积极的影响。

航海文化教育是海事院校塑造“大学精神”的有力支撑

名校都有各自的“大学精神”,比如“信仰、专注、自信”的哈佛精神、“求知、创新”的剑桥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北大精神等等,正是这些“大学精神”的弘扬,才铸就了这些名校的品牌形象。海事院校若想向更高层次迈进,也必须塑造自己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一种“文化内涵”,其核心是“传统”和“传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那么不打自垮。同样的道理,一所大学如果只有技能教育而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那么它将会迷失方向,难以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一所大学的社会认可程度越高,它的社会声誉就越好,社会地位就越高,其品牌价值就越高。“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的灵魂,是“大学品牌”赖以生存的“养料”。 “大学精神”的导向力决定着“大学品牌”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学,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形成是大学在经历“倡导、实践、提炼、再实践、升华”的过程中逐渐浓缩而成的。既然“大学精神”是一种“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那么就需要从历史和文化中摄取营养。对于海事院校来说,我国悠久的航海历史和灿烂的航海文化是塑造“大学精神”的源泉和优势所在。

航海文化需要通过教育手段辐射至整体学生,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引导,使其形成熟悉航海历史,热爱航海文化的氛围和习惯,发挥航海文化教育的思想渗透和精神愉悦功能,并不断提升其时代内涵。通过长期的教育和积累,形成对航海文化的普遍认同感,提炼出其中的核心价值,这样,海事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便可水到渠成。

航海文化教育对培养优秀航运人才不可或缺

海事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航运人才的重任,而优秀的航运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拥有丰厚的航海文化底蕴。航运业是一项技术性强、贡献大的光荣职业,但其工作强度大、条件艰苦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由其行业特点所决定的。航运人员长期生活在信息闭塞、缺少陆地支持、缺少家庭亲情的环境中,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因而,在一定范围内,航运人员对职业缺乏荣誉感和认同感,甚至弥漫着悲观、失落的情绪。这是一个关乎我国航运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我们除了要为航运人员创造更为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外,还需要通过教育,帮助航运人员从航海文化中获得精神力量,激发航运人员的职业自豪感。

从公元前3世纪到15世纪长达1800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国的航海事业与航海技术,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与征服海洋的不屈征途中,我们的祖先创造出辉煌的航海业绩。公元前200多年前,徐福就率领数千人的船队东渡远航;公元3世纪,朱应和康泰率吴国船队遍航南洋水域;公元4世纪,法显和尚历尽坎坷从印度航海归国的;公元5世纪,沙门慧深横渡太平洋远航扶桑;公元8世纪前后,达奚通、杜环与义净等从海上游历南亚与西亚;公元11世纪,徐兢运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出使高丽;公元14世纪,汪大渊两次远涉重洋遍航亚非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元15世纪,郑和指挥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虽然这些航海壮举被记在少数杰出航海人物的帐下,但梢公、水手等普通船员才是航海活动的主要推动力,这一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无上的荣光。古代船员在海洋上艰苦卓绝搏击风浪的航海活动,将极大地激发起今天与未来的炎黄子孙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古代的船员在技术能力和物质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征服大海,靠的是一种信念,今天的航运人员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物质保障,更应该把先人们不惧风浪、一往无前的信念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树立航运人员的历史使命感

在各类不同性质 (如经济、外交、军事、文化) 的航海活动中,对航海事业的发展起终极的决定性作用的,是以物资的运输与贸易为核心的经济性航海活动。历史表明,当某个时代注重航海活动的经济性质或价值并将其有机地纳入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经济活动中去的时候,换言之,亦即将航海活动作为整个社会生产力组成部分的时候,那么,这个时代的航海事业就必然得到重大的发展。例如,在唐中期至元代末期,历朝中央政府将航海贸易的市舶收入,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航海事业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繁荣。相反,在明清的某些时代,由于统治集团的目光短浅,迭颁海禁严令,闭关锁国,运用封建政权的专制力量,去镇压并扼杀以经济因素为主的民间航海贸易活动,直接导致了中国地位的下降和国力的衰落。

自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航海事业的经济内核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得到真正和有效的彰显。目前,航海事业已成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推进对外贸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产业;成为中国和平发展,参与全球资源与市场的配置与合作的不可或缺的战略力量。新时代的航运人员,承担着发展我国航运经济的神圣使命。


上一条:思政特色项目——航海文化

关闭

新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