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婕老师带领学生实践队走进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逐梦深蓝:从百年船厂看新时代海洋强国的红色传承与青年使命”的实践教学活动。
此次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工业一线,以文冲船厂这部“活教材”为载体,引导青年学子在实地走访中感悟中国海权发展的历史变迁,明确新时代青年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在船厂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师生们先后走访了柯拜船坞遗址和万吨巨轮建造现场。广州黄埔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运行部建造管理二室主任黄朝银,为师生系统讲解了现代船舶建造技术与船厂在国家海洋战略中的核心贡献,使同学们对“大国重器”的诞生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随后,王婕老师以“历史镜鉴:从百年船厂看海洋强国”为题展开现场教学,生动讲述了船厂从1851年柯拜船坞的屈辱开端,到如今成为国家海洋战略支点的百年跨越。历史遗迹的静默与钢铁巨轮的轰鸣形成鲜明对照,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从“有海无防”到“经略海洋”的伟大征程,印证了“向海则兴,背海则衰”的历史规律。
  
 
 
此次实践教学创新采用“理论+实景”“讲授+体验”的双维模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转化为生动实践。师生通过现场观摩、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了海洋安全的战略意义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作用。
  
 
活动中,师生还学习了广州航海学院优秀校友——“亚丁湾骑士”陈昌明船长和两次参加亚丁湾护航的刘春荣船长等先进事迹。他们所代表的专业、斗争和奉献精神,构筑了广航精神的“不沉方舟”,激励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海洋事业。
  
 
此次走进文冲船厂的实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帆”品牌在探索“大思政课”现实路径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品牌以立体化育人体系,成功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有效激励了青年学子将“红色基因、蓝色梦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矢志海洋强国,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大的“红帆”动能。
                                                
                                                              初审: 王 婕
复审: 孙爱真
审定: 谢迪斌